时光旅行——歌川广重带你漫步江户名所

2021-08-02


三月,淅淅沥沥的小雨,拂过逐渐盛开的樱花,正是出游日本的好时节。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想必许多人从各类渠道都对日本有着一定的了解,可你一定不知道,在一百多年前那时的东京是什么样子。

即刻启程,跟随歌川广重的画笔,来一场时光旅行!



「时光之旅的发起人」「浮世绘三杰之一」他是谁?

歌川广重(1797年—1858年10月12日),江户时代浮世绘师,本名为“安藤重右卫门”,号“广重”。他出身于江户(现日本东京),在少年时期他父母双亡,但他继承父职继续做消防队员,来维持着自己的生活。歌川广重自幼喜爱绘画,15岁时拜入浮世绘大师歌川丰广门下,因其师承歌川派,取名为歌川广重。1818年,歌川广重绘制了《狂歌紫之卷》的插图,并以“一游斋”为号描绘役者、美人、武士等,正式踏足绘画界。1831年左右,发表了彩色风景组画《东都名所》。1834年初改号为“一立斋”。同年,奉幕府之命参访并作画记录东海道往京都一路,这才有他在1833到1834年间发表的代表作《东海道五十三次》。歌川广重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风景画中,他从不追求画面震撼的视觉感,而是偏爱捕捉路人们的瞬间,体现江户日常生活的真实与美好,也因此他的作品在当时掀起了赏游江户的风气。晚年,歌川广重却削发为僧、皈依佛门。这时,他开始创作其另一代表作《名所江户百景》,记录下了那些年江户的春夏秋冬。

歌川广重一生创作了5000余幅作品,以风景人文小品为主。他的作品构图大胆,画风却清雅、隽秀,尤其是运用大量的普鲁士蓝,受到了欧美国家的高度评价,更有“广重蓝”的美誉。梵高、莫奈等西方印象派画家都深受广重画风的影响。



第一站
东京赏樱之旅


新吉原的晨樱
歌川广重,《东都名所》系列,Adachi版画研究所,38.5x23.5cm


如果说樱花是俘获日本人心的代表性花,那么吉原就是江户市民向往的花园。更不用说,在市谷仲之町(现东京新宿)的樱花大道。图中,在静谧的朝霞中,门前妓女和熟客惜别的身影作为一景被歌川广重写入了画中。朝露中绽放的樱花与吉原的早晨,两种不同的情绪重叠在一幅画中,俨然是广重独有的风景画。在《东都名所》系列中,仅此件没有绘水边景色。


御殿山之夕樱
歌川广重,《东都名所》系列,Adachi版画研究所,38.5x23.5cm


品川的御殿山是临海的小丘陵,春天的吉野樱,秋天的红叶,可谓是观赏春秋之景的胜地,深受江户市民的喜爱。特别是在赏花时节,前来春游的民众络绎不绝。歌川广重以被夕阳染红的天空和静谧的大海为背景,画中一位文人之士抬头望着花梢。在广重的作品中可以见得,他更偏爱清晨、傍晚,或是月夜、雨天、雪天等被微妙光线笼罩的咏叹调景色,注重画面情绪的表达。


隅田川夜樱之景
歌川广重,《东都名所》系列,Adachi版画研究所,38.5x23.5cm



江户时期的隅田川还是鱼儿栖息、海鸥展翅、川流不息的河流。清澈的河水在夕阳的天空下显得略有些昏暗,对岸真土山圣天宫(现乳山圣天本龙院,为浅草寺分院)在树丛中若隐若现。堤坝上、茶店前的樱花虽然没有赏花时节盛开的艳丽,但却委婉地表现出三围稻荷附近富有幽趣的另一番风情。这是江户时代文人墨客喜欢踏足的地区,歌川广重也常来此游玩。在这幅图中,广重对土地的热爱和在景色中获得的诗情画意,都从他宁静的画面中如实地展现出来。



第二站
东京名所之旅


说起东京受欢迎的景点,可能一双手都数不过来。东京塔、上野公园、新宿、御殿场、迪士尼等等,都是当代年轻人爱去的地方。不过还有一处,横贯东京都东部,连通着浅草寺和晴空塔,它就是——隅田川。今日的隅田川在赏樱时节以及举办隅田川花火大会等活动时,依旧人潮拥挤,十分热闹。好似歌川广重笔下的浅草寺一般,每年12月17日至19日是浅草寺举办岁市,也是浅草寺人流量最多的日子,空寂的星空和灯火通明、热闹喧嚣的夜市形成强烈对比,着实是广重的风格。


江户浅草寺
歌川广重,《六十余州名所图绘》系列,每日新闻社,34x22cm



吾妻桥归帆
歌川广重,《隅田川八景》系列,Adachi版画研究所,20x32cm


第三站
东海道之旅

出行契机

德川幕府自17世纪初建立以来,就着手修建江户连接全国各地的主要道路,并在沿途设立通行住宿的旅店。当时共修筑了包括自江户北上的中山道、通往德川家康行宫的日光等五条主要道路, 其中交通最为繁忙的就数东海道。1832年8月歌川广重随幕府官员上京向皇室进贡骏马和战刀,后他受命随同往返并作画纪录。根据史料记载, 歌川广重往返东海道时只经历了夏秋两季,所以《东海道五十三次》中的秋冬两季的风景,应是他参考当时许多带插图的旅游资料如《东海连道名所图会》等绘制而成的。



日本桥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保永堂版,31x20.5cm


日本桥是广重开始东海道之旅的第一站。打开木门,以正面构图描绘的日本桥映入眼帘,蓝绿色的天空显得分外晴朗,天际线微微泛红,便知晓是清晨之景。桥中运输队伍正面而来,左下方的渔民们闪躲避开,不禁让人体味到那时的忙碌感。

日本桥于1603年首次架设,成为全国道路网建设计划“五街道”的基点,如今桥上置有东京都的道路元标,即日本道路网的起点。然而,经过三百五十年,除了千代田区域的松树翠绿之外,其他地方都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桥上也早已架起了高速公路。


箱根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保永堂版,31x20.5cm


如今箱根是日本知名的观光地和温泉胜地。在江户时的东海道路线就设立箱根卡,并在其周围设有驿站。广重在表现箱根的时候,不改古法,右边绘有紧凑的山体,左边则以抑扬顿挫的白雪高山和宁静碧蓝的湖泊为对照。他将群山区分出各种颜色,在山的断崖上描绘出光芒,古朴中也不乏质感。


沼津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保永堂版,31x20.5cm


黄昏时分的天空,刚升起的月亮挂上树梢。越过这座三枚桥,就是沼津的街道,白色的墙和河面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赶路的三个人都想加快前进的脚步,却疲惫得只能拄着拐杖前行。身着白衣的男子背着“天狗像”,在如此安静的画面中显得格外显眼,也让寂寞感越发强烈。作为以月亮为题材的作品,《沼津》是这一系列画作中唯一的一幅。


赤坂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保永堂版,31x20.5cm



歌川广重将当时旅舍的风俗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以二楼的视角为出发点,从旅舍中庭种植的树木为中心,描绘出一幅生动细腻的写生。旅社里有的客人洗完再沿着檐廊回来,女人们在为客人们上菜。右边的房间内,还有三位正在化妆的女人们。但现在的赤坂已经脱离了东海道本线,已然没有了昔日的光景。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保永堂版,31x20.5cm



这里的“宫”指的是热田神宫,作为海道的第一大社,祭祀典礼的规模也极为盛大。画面以漆黑的晕染做背景,呈现出压抑的黎明时分,在篝火的照耀下,年轻人与大鸟居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在热田神宫位于名古屋市的南部,虽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貌,但每年六月五日的尚武祭依旧吸引大批市民参与其中。


庄野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保永堂版,31x20.5cm

跟随广重,步入庄野的雨中之景。他以绿色和墨色为基调,刻画出雨中行色匆匆的人们。背景中层层叠叠的竹林幻化成灰暗的阴影,透露出一丝伤感。而画面中的斜坡、冷雨和竹林又相互构成了不稳定的三角形,进一步折射出阵雨中人们不安的心理状态,这便是歌川广重熟练驾驭构图的精妙之处。庄野曾作为东海道的一站而热闹的小镇,自从东海道改变路线后,开始变得十分冷清,而如今通过货物运输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大津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保永堂版,31x20.5cm


大津宿位于琵琶湖南部,是东海道最繁华,规模最大的驿站。同时,它也是超过1,300年历史的古都,加上过去较少受到天灾及战争的影响,现今仍有包括延历寺、园城寺、日吉大社、石山寺等多个历史古迹被保存至今。即便如此,广重却选择茶馆作为主题,这并非偶然。对于一个干渴的旅行者来说,对路旁的清泉有着多么大的渴望,可以说同作为旅行画家的歌川广重成功的捕捉到了这种真实感受。

广重依旧用斜线分割法构图,描绘一组来往的牛车和茶馆。他偏爱描绘民间事物,所以画中的牛车并不是王朝中贵人乘坐的牛车,而是装有米和炭的牛车。由于夏日的干旱,人和牛都喘着粗气,领头的牵引人似乎在对着后面的人喊着进店休息片刻。茶店前的水井喷涌而出,门前的工人正在卸货,店内有女朝拜者和老人在歇息。一时间,劳动者和休憩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形成了一种风情。


京都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保永堂版,31x20.5cm


京都是歌川广重东海道一行的终点。站在加贺河上的三条桥上,东海道大约500公里的路程终于结束了。加茂河在桥的下方缓慢而安静地流动,桥上的旅人们来来往往。在远处看着东山,在长途旅行后带来放松的感觉。


第四站
京都名所之旅

你知道么?日本在1869年迁都东京以前,京都才是日本的首都。它的历史起于8世纪建立的“平安京”,在794年起被定为日本首都,此后发展成为日本中古及近代重要的政治与文化中心。至今,京都仍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金阁寺、清水寺、祗园等,依然是市民和游客都热爱的文化地标。歌川广重在发表《东海道五十三次》大获成功后,又相继发行了描绘京都四季风光的《京都名所》,从清水寺到金阁寺,从岚山的樱花到通天桥的红枫,谱写出具有广重独有风格的古都之景。



祗园社雪中
《京都名所》系列,悠悠洞出版株式会社,20x29cm 


岚山满花
《京都名所》系列,悠悠洞出版株式会社,20x29cm 







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