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明:我的城市山水画观(上)

2017-09-14

宋玉明画作《深圳湾夜色》


2017艺术深圳”915日至18日将于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千余件现当代艺术作品将集中亮相。深圳著名艺术家、深圳美术馆名誉馆长宋玉明也将带着他最新创作的多幅泼彩泼墨山水画作品,亮相会展中心六号馆的C08-C09“竹空间”展位。本报特刊发《我的城市山水画观》一文,听他讲述自己城市山水画创作的心路历程。

我出生于上海嘉定,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历史文化的地方。家门口的小桥流水是我对山水的最早启蒙;在南京度过的青年时期,温润儒雅的江南之风深入骨髓;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我来到了深圳这座先锋城市,开启了我人生又一个新的历程,如今转眼间已有26个年头了。

1991年我在深圳画院任职,画院组织院内画家进行“深圳画家画深圳”的创作活动,将都市生活作为自己的创作母题。这一举措在当时的中国画坛非常具有实验性和开拓性。“城市山水画”的概念虽然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提出来,其对人类所生活的城市描绘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核心内容,其实自古就有。最直接能联想到的就是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难看出,“城市山水画”的渊源其实可以上溯久远。宋代就有宫室、风俗题材的绘画作品,“界画”也主要就是对亭台楼阁的描绘。到近代,新中国时期很多工业化的题材和当时“城市”的题材也都进入了中国传统的绘画之中,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20世纪中国美术中对写生的强调和重视开启了新中国绘画最重要的变革。不难看出,以“城市”为创作题材的绘画自古有之,只是“城市”的形态在不断地变化,表现的笔墨技法在不断地变化,也正是印证了石涛所提倡的“笔墨当随时代”。

我的“城市山水画”创作有两个阶段,分别体现了我对“城市山水画”创作和理论认识理解的两个层面。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000年是我对“城市山水画”探索的第一个阶段。在这近十年的摸索中,我对“城市山水画”的认识主要还停留在如何将现代化的城市与传统的绘画语言结合上。现代化的城市进程是我们这辈人所经历的最为惊心动魄的时期。我1987年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深圳。深圳“一日千里”的建设速度让这个年轻的城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有新的事物出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深圳画院组织全院画家开展“深圳画家画深圳”活动,我第一次开始摸索如何用传统的绘画形式来表现深圳这样一个全新的城市。在此次活动中我创作了《深圳小梅沙夏日》《深圳银湖》《商城》和《文锦秋色》四幅作品,其中《深圳小梅沙夏日》得到了一致认可,成为我“城市山水画”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在此次创作活动中,深圳画院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大多还是沿用各自以前的表现手法,只是将表现的内容换成了深圳的建筑、花草以及人物。现在看来大多只有“骨头”没有“肉”,但在当时却是一次创新的开始,给日后的创作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此时我的作品也仅仅是用传统的笔墨加上现代化的建筑而已。如何将这两种元素和谐地统一起来,这在当时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

早期的作品多以再现城市景观为主,用细腻的笔法将建筑物重现。《深圳新貌》算是当时工程最为浩大的一幅作品。我选取了传统中国画“俯视”的角度,从空中眺望深圳的全貌。近处是梧桐山和热带芭蕉树,中间是深圳的各大重要的建筑群,深南大道等标志性建筑物均清晰可见,远处是一片远海、远山和云彩。此三段式构图也是传统中国画的构图方式,只是将古代的建筑物换成了现代化城市的建筑物而已。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题材?在今天很多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对这个题材选择的质疑,认为这只是表面化地对“城市”的理解,过于简单而没有深度。但其实对于我这个年代的很多人而言,通过对这些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群的描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并以此来表达这种激动和喜悦之情。

1997年开始,除了深圳,香港、澳门以及国外的一些城市都成为我笔下的创作对象。此时我在表现手法上也开始了新的尝试:不仅仅用细笔写“实”的手法来描绘城市的风貌,同时也穿插对“虚”的表达,用“点墨”和“泼墨”等手法让城市建筑若隐若现,既有建筑的轮廓,也有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雨中深南大道》是此时最为典型的代表作,现已被深圳美术馆收藏。


--转自深圳商报2017年09月13日




2017-09-14